學習自信心的培養(yǎng)對學習有什么幫助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3-07-30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有一個超強buff,往往被學生所忽略,那就是——自信。這是一種心理變化,恰恰能夠極大的影響行為效果。
關于自信的名言,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大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上,體驗到自信。對學生來講,當下的主要工作就是學習,而需要有的自信就是對于學習的自信。
但是,在學習上,又有多少學生有這份學習的自信呢?如果欠缺,學習的自信心該從哪里開始培養(yǎng)呢?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學生學習沒自信的表現(xiàn):
1.禁不住遺忘(不愿面對)
學生常反映的問題中:老遺忘絕對是榜首中的榜首,遺忘是人的天性,但是這種天性需要后天的勤奮去彌補。所以學生問老師:“怎么樣記牢自己所學的知識”,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會說:“勤復習?!惫湃艘哺嬖V我們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但是真正去“溫顧”的又有多少。面對已學知識,不愿復習的理由總是那么多,其中:“沒時間”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學生學習的時間段中,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80%的時間,其實大腦是沒有用到學習上的。我曾經跟幾位很努力的學生(每天都能學到11點~12點)去分析過這個問題。從中,很輕松能找出80%的空閑時間。所以時間不是問題,不愿面對才是最大的問題。
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案例:
我問一個學生:“你還能記住上個禮拜一講了哪些知識嗎?”學生的回答往往是:“可能…..,或許…..,大部分……不記得?!?/p>
但是換個問法:“你有信心在下個禮拜一,記住今天所講內容嗎?”學生的回答往往是極其肯定的。
這種對過往的回避,對未來的肯定的案例,恰恰體現(xiàn)了學生不愿面對的毛病。因為學生如果敢于面對,就能放在心上,就能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將當天所學做高頻率復習。但是學生如果不愿面對,就不會放在心上,要想找到理由,總會有很多。
所以我們發(fā)現(xiàn):老師布置一個任務,說明明天要檢測,大部分學生都能過關;但是如果沒有明天的檢測,我想大部分孩子過不了關;同樣的,檢查過了,沒有了約束力,自己又不愿主動面對這些已學,但是已然記憶模糊的知識,不能及時的復習,如何不遺忘。
如果有了學習的自信——這種自信并不是學生有這個記憶天賦,而是自信延伸出的自我約束引導著自己不斷的對已學進行檢測,遺忘的趕緊彌補,錯誤的趕緊糾正。是自信帶來的勤奮,讓其不遺忘,而非自信帶來的天賦,讓其不遺忘。然而,久而久之,勤奮就會演化成自己的優(yōu)勢。
2.禁不住問(不愿思考)
在課堂上,老師常問學生的一句話:懂了嗎?學生往往不管懂不懂,都會點頭。但是如果較真的老師再問幾遍:你們真的懂了?你們確信你們真懂了?但凡心中打個鼓的,往往是僅僅停留在老師講的最起碼字面意思或者表面現(xiàn)象上是懂了。但是是不是真懂了?學生是沒有這個自信的。
舉個例子:y=kx+b這是一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在講到幾何意義的時候,老師都會說k>0是什么情況;k<0是什么情況;b>0是什么情況,b<><0是什么情況;b>0是什么情況;b>
但是在作業(yè)過程中,稍微一變,就不懂了。比如:K,b從>0往<0過渡,圖像怎么變化;比如k是個代數(shù)式(k+c),函數(shù)又會是什么情況……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考察方向,也是學生的理解方向。老師絕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去跟學生講。所以學生想從老師口中直接認知知識,必然是表面的,要想真正的理解,需要自我思考。
而愿不愿思考也就直接導致了學生禁不禁得住問,所以禁不住問,自然而然就是信心不足的表現(xiàn)。而導致這種表現(xiàn)的原因就是自己的不愿思考。
3.禁不住用(不愿練習)
學生會面對海量的練習,而練習是造成學生痛苦的一大根源。對于練習而言,從最佳狀態(tài)的角度去分析是“我需要這么多練習,讓自己鞏固所學,而非老師布置這么多練習,我需要完成?!?/p>
老話說:“強扭的瓜不甜?!比缛舨辉福瑢W生的練習總歸會大大折扣。在教育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面對練習,一開始的不愿練習是絕大多數(shù)的,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學生善于觀念轉化,及時的面對現(xiàn)實。在必須要完成的情況之下,主動去完成,在完成過程中去發(fā)掘樂趣。將原先的被動變成自己的需要,將要完成變成怎樣完成能讓自己收獲很大。
所以長期被動的練習,是必然禁不住用的(也就是說是禁不住知識的應用變化)。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做題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發(fā)揮問題:成績波浪形起伏,具體的試卷表現(xiàn)就是簡單的不能保證肯定正確,復雜的碰碰運氣也能解出。
如何建立自信
上面說到學生不自信的表現(xiàn)是禁不住遺忘,禁不住問和禁不住用,而要想建立自信,就需要解決這三個問題。
★如何解決禁不住遺忘的問題
——(方向:無紙化復習)
規(guī)律復習是解決遺忘的萬能法,但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規(guī)律復習是為了干什么,其核心目的并不是記牢自己遺忘的知識,而是讓自己通過規(guī)律復習養(yǎng)成復習意識,這才是規(guī)律復習最核心的本質。
“規(guī)律復習”是所有的學生都知道很重要,但是絕大多數(shù)學生很難執(zhí)行下去。一來是因為執(zhí)行耗時問題;二來是因為后期教學內容越來越多,執(zhí)行難度勢必會越來越大。所以很多在執(zhí)行之初,就給出這樣那樣的理由去否決了規(guī)律復習
而實際上,并非如此,在執(zhí)行規(guī)律復習的過程中,前期勢必是痛苦的。隨著進程深入,所需要復習的內容勢必越來越多,伴生出“耗時”問題是必然。但是并非不可解決,“無紙化復習”恰恰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大腦所想,即可復習,不依賴課本,不依賴筆記,這就是“無紙化復習”。這種復習效率高,不需要花費專門的時間,不耽誤自己做其他事。但是“無紙化復習”并非是一說就能做,它需要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編理需要掌握的內容,前期需要對所要復習的內容進行合理梳理,搭建易于記憶的框架。
第二階段:規(guī)律執(zhí)行養(yǎng)成習慣,一開始執(zhí)行勢必做不到主動,但是監(jiān)督著被動去做,讓自己養(yǎng)成習慣。
第三階段:意識萌發(fā),著眼于提高效率,將復習的內容逐步變成無紙化。
★如何解決禁不住問的問題
——(方向:基于核心形成拓展)
對于文科,基于核心知識會有很多很多的依附小知識;對于理科,基于核心知識會有很多很多的不同理解。這就導致了文科和理科的學習方法是不一樣的。但是其知識掌握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基于核心形成拓展。
對于文科來講:
需要借助想象,建立聯(lián)系,文科的特點是隔層無聯(lián)系即1-1和0沒有聯(lián)系,1-1與4-1無聯(lián)系。但是可以歸源再拓展,即1-1能想到1,1能想到0,0能想到1,2,3,4,然后1能想到1-1~1-4。
而理科則不一樣,理科不僅僅是樹狀,而且因為理科的知識聯(lián)系并非文科的知識聯(lián)系,理科的知識聯(lián)系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單獨體系又相互聯(lián)系。
在練習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同一章節(jié),一個知識點會和另外的知識點組合考察;不同章節(jié)的幾個知識點也可以基于某種特性組合在一起考察,就會形成了葉葉有聯(lián)系,樹樹有聯(lián)系。
所以文科的記憶講究的是聯(lián)想豐富度,所以記憶的內容多。但是理科的記憶講究的是理解深度,所以記憶的內容少。
所以文科的重點放在怎么樣串聯(lián),需要大腦不斷地聯(lián)想,創(chuàng)造聯(lián)系;理科的重點放在基于核心知識點怎樣拓展客觀認知,需要大腦不停地邏輯解析,加強理解深度。
舉兩個老例子:
文科:1.??rat老鼠??2.??valley山谷??3.??building建筑物???4.??unconditional?無條件的??5.??feather?羽毛??6.??zoo動物園???7.??water水???8.??field?田野;場地???9.??nationality國籍;民族??10.??salad沙拉這幾個單詞是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但是可以通過大腦思考創(chuàng)造聯(lián)系場景。
在一個山谷里,有一片田野,正當中有一個動物園,里面有一只老鼠,吃著沙拉,喝著水;旁邊有一個建筑物,上面寫著“無條件加入美國國籍”,建筑物里面陳列著各種羽毛。
10個單詞我只需要記住1個單詞——山谷,其他的單詞我都可以記住。
理科:圍繞的核心就是根號a(a≥0)的解讀。是客觀的,所以理解要么圍繞根號,要么圍繞a,要么圍繞限制條件。
上面講了這么多,就是要闡述,要想這是禁得住問,就需要自己去思考,文科思考是產生豐富聯(lián)想,理科思考是細致分析。
★如何解決禁不住用的問題
——(方向:學會練習總結)
練習有2個目的:鞏固和拓展,一個知識從接觸到熟悉,需要借助于練習;從知其表到通其里,需要借助于練習。但是學生往往忽略的是:知識充分掌握需要大量練習,但是大量練習并不一定能讓自己充分掌握知識。怎么樣練則成為能否充分掌握的關鍵。
對于練習而言有這樣一個潛在過程:借助幾道題理解,借助幾道題熟悉,借助幾道題挖掘,借助幾道題綜合,最后才是借助海量題沖刷。所以練習過程中,必然要有一個簡單→難的過程。
而事實上,學生日常所練習的題中,布局是比較混亂的,量也是比較大的。做不到逐步深入的過程,這需要學生學會甄別。因為學生的基礎不一樣,對于一道題判定的難度就不一樣。無法做到統(tǒng)一設計。
如何總結,能讓自己的練習最大價值化:最大價值源于對錯題、模糊題、不會題的精分析。
文科:自己犯迷糊的題,要找出知識點在自己平時學習的哪里出現(xiàn)過,除了這個自己遺忘的知識點,基于這個知識點所圍繞的核心,還有哪些知識點。順帶著需要復習一遍。
理科:自己犯迷糊的題,往往不在直接應用,而在疊加、綜合的變換角度應用上,這時候需要對知識點補充理解角度,同時對涉及到的知識點做整體式補充復習。
舉個例子: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個數(shù)的平方為a,那么這個數(shù)就是a的平方根。
這是兩種題型,區(qū)別在于第一道題是基于概念的正向理解,一個是基于概念的反向理解。
即:第一道題2a-4=±(3a-1),第二道題只能是互為相反數(shù),a+3+2a-15=0。因為概念中告訴我們只要滿足條件,就是平方根,但是沒有指出平方根之間的關系,即“這個數(shù)是a的平方根”但不是唯一的,只要“一個數(shù)的平方等于a”這個條件即可,所以逆向理解就是a=±x
所以這道題考察的是“是但不唯一”和“是且唯一”的問題,即“一個數(shù)是a的平方根但不是唯一的”和“同一數(shù)的兩個平方根必為相反數(shù)”
所以如何將自己平時接觸的題,總結到知識點,促成知識點的再理解,這就成為了判定學生練習價值與否的關鍵。
總結
總的來說,學生對于所學掌握的信心源自何處:
①知識點充分掌握(引入腦海);
②對知識點理解深度足夠深;
③對知識點調用靈活性足夠高。
而萬丈高樓需要平地而起,根基是最簡單的,但是根基也是最復雜的。簡單在表面理解起來一點難度都沒有,復雜在要想玩轉它,可不是聽一聽,練一練就了事的。需要大腦主動去思考,去琢磨,沒有了大腦主動地介入,學生無論做多少題,也不可能形成足夠的學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