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本科院校排名 歷史師范專業(yè)大學排名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4-11-27
今天,好上學小編為大家?guī)砹酥袊繁究圃盒E琶?歷史師范專業(yè)大學排名,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學學科評估排名
歷史學學科評估排名為10
歷史學隸屬于“歷史學專業(yè)門類-歷史學類專業(yè)類”下的一門學科。“2022歷史學錄取難易度排名”的對象是中國245所本科級院校。上榜的200多所院校中,985/211院校共42所,雙一流院校共22所。
奪得排行榜冠軍的是北大, 復旦大學 緊隨其后榮獲第二名,較去年上升一名,季軍是中國人大。 北京師范大學 是前十強選手中唯一一所師范類大學,排名第六,相較去年,錄取難度上升兩名。北師大和復旦的歷史專業(yè)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榮獲A+。
其余進入前十的院校依次為: 南京大學 、浙江大學、 武漢大學 、南開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廈門大學,與去年排名順序相差無幾。
中國文科大學排名2020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111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 聯盟、環(huán)太平洋大學 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 聯盟成員、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學校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華”源于校址“清華園”地名,是清*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于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南遷長沙,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后成為多科性工業(yè)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fā)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水木清華,鐘靈毓秀,清華大學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堅持“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辦學風格和“又紅又專、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特色,弘揚“愛國奉獻、追求卓越”傳統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華園工字廳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ǎng)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 聯盟、亞洲大學 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 聯盟、環(huán)太平洋大學 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 聯盟成員。
北京大學創(chuàng)立于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chuàng)辦之初也是國家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現北京)。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并自北京城內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yī)科大學合并,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思想,是創(chuàng)建中國*的重要基地之一。長期以來,北京大學始終與中國和中國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同前進,是培養(yǎng)和造就高素質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搖籃,恰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簡稱“上海交大”,位于上海市,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高等學府之一,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Universitas21、環(huán)太平洋大學 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fā)協作網、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成員,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等。
學校創(chuàng)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多個源頭之一;1911年更名為南洋大學堂,1929年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1949年更名為交通大學;1955年,遷往西安,分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兩部分獨立建制,上海部分啟用“上海交通大學”校名;1999年,原上海農學院并入;2005年,與原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合并。
截至2018年底,學校有6個校區(qū),占地面積300余萬平方米;有30個學院/直屬系,31個研究院,13家附屬醫(yī)院,2個附屬醫(yī)學研究所,12個直屬單位;全日制本科生16129人、研究生30217人,學位留學生2982人;有專任教師3061名,兩院院士45名;本科專業(yè)67個。截至2020年4月,有一級學科碩士點57個,專業(yè)學位碩士點2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4個,專業(yè)學位博士點3個。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位于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九校聯盟(C9)、環(huán)太平洋大學 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醫(y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 聯盟創(chuàng)始成員,中國大學智庫論壇秘書處單位,入選國家”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復旦大學前身是1905年創(chuàng)辦的復旦公學,是中國最早由民間自主創(chuàng)辦的高等學校之一。1952年院系調整后,學校成為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上海醫(y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chuàng)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yī)學院,是中國人自主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國立高等醫(yī)科院校。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yī)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復旦大學。
截至2019年9月,學校有邯鄲校區(qū)、楓林校區(qū)、江灣校區(qū)、張江校區(qū)四個校區(qū),占地面積約243.91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98.22萬平方米;有直屬院(系)35個,附屬醫(yī)院17家(其中4家籌建);在校普通本??粕?3623人,研究生22610人,留學生3672人;在校教學科研人員3110人。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人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位列國家首批“雙一流”(A類)、“211工程”、“985工程”,為世界大學 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fā)協作網、亞太國際教育協會、京港大學 聯盟成員,入選“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人民共和國建設者”的搖籃、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重鎮(zhèn)。
學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務院通過了《關于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并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開學,成為新中國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guī)大學。1954年,被確定為以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大學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
截至2017年4月,學校占地面積230余萬平方米,設有中關村校區(qū)、通州校區(qū)(在建)、蘇州校區(qū)、深圳研究院、深圳校區(qū)(在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7.44億元;館藏紙質圖書392萬冊、電子圖書297萬種;下設5個學部、26個教學單位、81個本科專業(yè);有專任教師1846人、全日制在校生24778人。
歷史師范專業(yè)大學排名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02年 公立 師范 教育部
1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占地面積120余萬平方米,是中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學校在百余年的發(fā)展中既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又汲取了外來文化的養(yǎng)分,更弘揚了革命文化教育的傳統,形成了“忠誠博雅、樸實剛毅”的華師精神,為國家培養(yǎng)了近30萬優(yōu)秀人才。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03年 公立 師范 教育部
2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chuàng)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現名。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思想的發(fā)祥地,作為中國*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898年 公立 綜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3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創(chuàng)建于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chuàng)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托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后,學校內遷重慶北碚,并于1941年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后,復旦大學成為文理科綜合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上海醫(yī)科大學創(chuàng)建于1927年,是中國人自主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高等醫(yī)學院校。建院時定名為第四中山大學醫(yī)學院,1932年改名為國立上海醫(yī)學院,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一醫(yī)學院,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1985年改名為上海醫(yī)科大學。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05年 公立 綜合 教育部
4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創(chuàng)辦的華僑學府,是國務院僑辦、教育部、廣東省共建的“211工程”重點綜合性大學,直屬國務院僑辦領導?,F任校長為胡軍教授,校黨委書記為林如鵬教授?!棒吣稀倍殖鲎浴渡袝?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06年 公立 綜合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5東北師范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學校坐落在美麗的北國春城長春市。本部校區(qū)地處人民大街中段,凈月校區(qū)設在風景如畫的凈月潭旅游開發(fā)區(qū)。學校占地面積167萬平方米,其中本部校區(qū)占地73萬平方米,凈月校區(qū)占地94萬平方米?,F任黨委書記楊曉慧教授、校長劉益春教授。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46年 公立 師范 教育部
6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簡稱“武大”,位于湖北武漢,是直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同時是“111計劃”、“珠峰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和“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等重點建設的綜合研究型大學,是與法國高校聯系最緊密、合作最廣泛的中國高校之一,是世界權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國最杰出的大學”之一。武漢大學辦學源頭可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創(chuàng)辦的自強學堂;1913年改名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1926年組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為武漢大學。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893年 公立 綜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7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是中國南方科學研究、文化學術與人才培養(yǎng)的重鎮(zhèn)。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qū)、珠海校區(qū)、深圳校區(qū)三個校區(qū)、五個校園及八家附屬醫(y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zhèn)。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24年 公立 綜合 教育部
8陜西師范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教師教育“985”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高校,是國家培養(yǎng)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譽為西北地區(qū)“教師的搖籃”。學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陜西省立師范??茖W校,1954年更名為西安師范學院,1960年與陜西師范學院合并,定名為陜西師范大學,1978年劃歸教育部直屬。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44年 公立 綜合 教育部
9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于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在一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南京大學及其前身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進步,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作為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南京大學又在嶄新的歷史機遇中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保持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各項辦學指標和綜合實力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02年 公立 綜合 教育部
10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布局在中國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學?,F任黨委書記楊泉明教授、校長謝和平院士。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896年 公立 綜合 教育部
11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母校。南開大學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chuàng)辦,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南開大學占地448.97萬平方米,其中八里臺校區(qū)占地122.50萬平方米,津南校區(qū)占地245.89萬平方米,泰達學院占地6.72萬平方米。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19年 公立 綜合 教育部
12華東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是由國家舉辦,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重點共建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在大夏大學原址上創(chuàng)辦的。2002年根據上海市高校布局結構調整的戰(zhàn)略部署,啟動閔行校區(qū)規(guī)劃建設,2006年學校主體搬遷到閔行校區(qū)。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決定重點共建華東師范大學,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高校行列。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51年 公立 師范 教育部
13西北大學
西北大學肇始于1902年的陜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F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與陜西省共建高校。西北大學肩負建設西北之重任”的辦學理念,匯聚了眾多名師大家,產生了一批高水平學術成果,培養(yǎng)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學術聲譽和社會聲望,被譽為“中華石油英才之母”“經濟學家的搖籃”“作家搖籃”。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02年 公立 綜合 陜西省人民*
14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之一。山東大學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其醫(yī)學學科起源于1864年,為近代中國高等教育歷史之最。其主體是1901年創(chuàng)辦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后中國創(chuàng)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01年 公立 綜合 教育部
15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創(chuàng)建于1938年,位于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學?,F有6個校區(qū),占地2475畝,建筑面積100余萬平方米。主校區(qū)西偎麓山,東瀕湘江,風光秀麗,是全國綠化“400佳”單位之一。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38年 公立 師范 湖南省人民*
16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風景秀麗的清華園,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成立于1911年,當初是清*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yǎng),1925年設立大學部,同年開辦國學研究院,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辦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11年 公立 綜合 教育部
17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于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zhàn)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著名教育家吳玉章、成仿吾、袁寶華、黃達、李文海、紀寶成、陳雨露先后擔任校長。現任黨委書記為靳諾教授,校長為劉偉教授。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37年 公立 綜合 教育部
18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chuàng)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chuàng)辦的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建校迄今,已先后為國家培養(yǎng)了20萬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廈大學習、工作過的兩院院士達60多人。
?
創(chuàng)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21年 公立 綜合 教育部
19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農業(yè)部、重慶市共建的重點綜合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高校?,F任黨委書記黃蓉生教授、校長張衛(wèi)國教授。
全國哪個大學歷史系好?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始于1899年京師大學堂設立之史學堂,是近代中國最早的國立史學高等教育機構。該系現有世界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地理學、專門史、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及考古學8個二級學科。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1個歷史學博士后流動站。共有1個系直屬科研實體,2個藏書共達20萬冊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專業(yè)圖書館,1個史學文獻數字化實驗室。
在中國近百年的歷史進程中,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歷史目光和淵博知識的人才,在各條戰(zhàn)線都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從歷史學系畢業(yè)的學生中,成長出一批批著名學者、革命者、愛國志士和社會賢達。在歷史學系的教師行列里,涌現過李大釗、朱希祖、馬敘倫、馬衡、陳寅恪、陳翰笙、傅斯年、李濟、董作賓、孟森、錢穆、陳垣、陳受頤、顧頡剛、馮家升、張星?R、劉崇?f、毛子水、姚從吾、鄭天挺、翦伯贊、張政?R、向達、鄧廣銘、周一良、齊思和、楊人?F、邵循正、蘇秉琦等杰出的史學家。實事求是的優(yōu)良學風,嚴謹扎實的治學態(tài)度,承前啟后,代代相傳。
以上就是好上學整理的中國史本科院校排名 歷史師范專業(yè)大學排名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好上學。
標簽:歷史師范專業(yè)大學排名??中國史本科院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