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當“主角”男孩成“背景”?教育偏差如何破解?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3-07-23
男孩成長女性化男性教育缺失男孩危機
兒童教育現如今呈現出女孩當主角,男孩成背景的偏差,男性角色的教育引導缺失是其中一項主要因素,究竟該如何破解這樣的教育偏差?
孩子多被女性家長帶大、學校教師幾乎都是“娘子軍”……由于普遍成長于女性行為范本為主導的環(huán)境下,在基礎教育中,部分男孩展現出內向、柔弱、膽怯等性格特點,甚至出現男生過早被邊緣化的現象。男孩的教育偏差該如何解?記者進行了走訪。
部分男孩“成長女性化”引擔憂
北京的4歲小男孩晨晨(化名)上幼兒園后的一些表現,讓媽媽周女士有點“憂心”。她告訴記者,孩子所在的公辦幼兒園共九個班,教課、保育老師全是女性,一位男教師也沒有,課程內容也偏“女性化”。
“幼兒園每周一有一節(jié)舞蹈課,班上所有學生都要參加。我看著晨晨穿著那雙粉色舞蹈鞋、白色緊身褲,覺得特別別扭?!敝芘空f,“晨晨回家展現在學校學的一些舞蹈,動作也都是‘女性化’的:踏著小碎步、翹著蘭花指,活脫脫一個女孩的模樣……為什么不教些適合男孩的舞蹈?”
憂心的不止周女士。長沙市民曹女士說:“孩子好幾次回來告訴我,班級男孩女孩分開進行一些競賽,總是男孩子輸,他因此特別沮喪……這次六一兒童節(jié)班級排練節(jié)目,都是女孩當主角,男孩大多充當樹木、花草等背景,一句臺詞都沒有。只有個別男孩比較擅長舞蹈,裝扮成女孩演出,讓別的男孩羨慕不已。”
記者調查了解到,由于女教師居多,“女性行為范本”在幼兒園、小學非常普遍。在一些班級,老師往往安排一個文靜的女生,坐在有個性的男孩旁邊“當榜樣”;一旦男生調皮搗蛋,就將被老師責罰。
“我們曾做過調查,在中小學校班級里大多都是女孩擔任班干部,女生相比男生更受老師的偏愛?!敝袊逃茖W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
更讓一些家長焦慮的是,有的男孩甚至出現了一些“偏女性特征”。5歲男孩佑佑(化名)的家長劉先生告訴記者,佑佑喜歡女孩的花衣服,喜歡玩毛絨玩具、芭比娃娃等,還不時呈現出女孩的動作和姿態(tài)?!坝佑诱f,女孩是好孩子,他不喜歡和男孩玩……小男孩天天在‘娘子軍’的耳濡目染下,我真擔心孩子會變‘娘娘腔’,產生‘性別偏差’。”劉先生說。
男性角色缺失易導致“男孩危機”
“‘男孩女性化成長’問題,說到底是成長過程中男性角色缺失、缺位造成的。尤其6歲以下的小孩自我意識和理性思維還沒有成型,模仿是主要學習方式。如果生活、學習中長期缺少男性角色的教育和關懷,男孩就容易產生偏差?!焙仙虒W院心理咨詢師蔣瑛瑾說。
而記者了解到,各地不少基礎教育的學校里,“男教師荒”已很普遍,在低年級更為嚴重,幼兒園則是“男教師難求”。
“男老師數量太少,想招也招不到?!遍L沙一位民辦幼兒園園長介紹說,學校也希望多補充一些男老師,可事實上幼教、師范專業(yè)的男生本就極為有限,而學校每年招考教師,參與考試的男教師寥寥無幾,現有男女老師比例失衡很難被打破。
“大學時我們幼教師范班,班上40多人里只有3名男生,但畢業(yè)后他們都轉專業(yè)自謀出路了?!遍L沙幼教老師黃愛云說:“在很多人眼中,當幼師、教孩子就是女人的事情……”
蔣瑛瑾認為,學校教師隊伍中女教師所占比普遍要高于男教師,課堂教學、游戲內容、行為模式傳達上更容易打上“女性”標簽,而老師是孩子最愿意效仿的。同時,女教師更喜歡文靜的學生,女孩在幼兒園的優(yōu)勢被放大。而老師對頑皮的男孩表現出排斥,也很可能在不自覺中忽視了男孩在運動、視覺和空間方面的能力。
“在幼兒、小學年齡段,女孩本身就比男孩在身體發(fā)育和心智上要領先一些,而偏活潑、調皮吵鬧的男孩,天性則容易被壓抑。這會導致男孩自信心不足,表現出怯懦、柔弱的一面,不利于男孩的成長?!笔Y瑛瑾說。
長沙市岳麓區(qū)教育集團第三幼兒園園長周淑群說:“家庭生活中,父親帶孩子機會較少,絕大多數孩子在家里由媽媽和女性老人照顧。男性角色缺失,孩子容易按女性的思維、行為模式去看待、處理問題?!?br/> “男孩危機”亟待教育“補位”
男生在學業(yè)、體制、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都落后于女生的現象,有專家將之稱為“男孩危機”。儲朝暉認為,基礎教育中男生過早被邊緣化,容易讓孩子自尊、自信心受損,不利于實現教育公平和男生的個性發(fā)展。
“女性在照顧、教育孩子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細心、耐心、愛心優(yōu)勢,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并不是說女性教師多,男孩就一定會‘女性化成長’?!敝苁缛褐赋觥?br/> 周淑群表示,平衡學校男女教師比例非常重要,應呼吁社會改變對男教師、特別是男幼師的職業(yè)偏見,從人才培養(yǎng)上給予男教師更多支持,鼓勵更多優(yōu)秀男性從事教育事業(yè)。“學校要想方設法積極引進男教師,如在體育社團活動、興趣課堂上引進*男教師。”
儲朝暉認為,教育部門應積極探索,鼓勵教師在教學、考試中多增加一些可發(fā)揮男孩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內容,全面、客觀評價男孩的表現和發(fā)展。而學校課程設置也要更注重“性別差異”。
“在課程設置上更應該平衡,減少內容上的性別標簽,多增加適合男孩的武術、體育等項目,或可實施部分課程的男女分班教學。在學校舉行的文藝活動上,應注意增加適合男孩的表演,充分展現出男女性別差異?!眱Τ瘯熣f。
記者了解到,各地針對“男孩危機”,已有些新嘗試,“男孩班”“男班主任工作室”“男生教材”等相繼出現。如“男生教材”主要致力于幫助男孩了解生長過程中所需要面對的一些性別困惑,旨在提升男孩敢于擔當的勇氣與素養(yǎng),對孩子進行有益的個性塑造。
周淑群表示,家庭里父親的角色“補位”也極為重要,“對男孩子來說,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行為范本就是父親,父親對男孩的影響甚至遠遠超過老師?!敝苁缛航ㄗh,家庭教育可以通過設立“家風家規(guī)”,引導男孩培養(yǎng)獨立、堅強、陽剛的性格。
男性角色的補位對破解男孩女性化、女兒成主角男孩當背景的不公正的教育方式的一大助力,希望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形成合力,共同破解這一教育偏差。